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410|回复: 0

菜鸟施工员指南 二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3-27 12:54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菜鸟施工员指南 二
# J( p7 @2 n0 \5 O8 I" H; Y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看图纸和摆弄仪器4 ]) S9 K  J5 S1 Z* E$ v' G
一、如何看懂图纸; V: e9 i1 _  R6 w8 O9 v
一般情况下,兄弟们刚进入工地,看图纸就像看天书一样。: r2 \, F  ^$ N* w# {* \" E1 w4 U
曾经有几个人对我说过“教我看看图纸呗...”
, t" R1 `* y8 ]* L% u+ d4 o9 r+ E 我的回答也很简单,“你本来就会看图纸,我教你什么?”...
9 u! A  e2 S, @) @ 没有谁真的不会看图纸。
, R5 {. s* g+ m7 b* W$ ` 图纸就摆在那里,你随便看,眼皮能抬起来就会看图纸。
% f, T+ c) Z) V- K' ? 只要你认字,智商能达到平均水平,又经过了几年的学习,当然逃课补考我都算你正常情况。
. Q' g* i4 ?' |$ N& B 你就不可能不会看图纸。/ |1 l1 j8 C1 }4 o
你的问题不过是图纸上的极少的一部分你看不懂而已。
! U& t' X/ y! n" x( u& j 你认字,你不会不明白“平面图”什么意思吧?$ Z; z, U! @5 Q& V+ m
你会查数。你不会不明白“3600”什么意思吧?5 F5 L1 i& s1 L" K# q5 a
你好歹逃课补考也过了几年,不至于真的找不到墙和窗户吧?
0 _3 l( H2 Q2 j  j: h9 [ 那你看看这张平面图,你还想问什么?
, Q7 o0 f' u/ Z: | 我的建议非常简单。
- c6 c* T. E: t; R6 N8 W/ H 1、“以建筑平面图入手,弄清每一个字的意义,弄清每一条线的意义。”5 f/ W* [0 @! J2 B) Y5 y" j
2、“搞懂三视图,然后应用到实践里。  圆柱体正面看是矩形、侧面看是矩形、俯视是圆形。  只要你能理解这句话,一切就没有什么难度。”
" n) v' \2 B9 c/ G) F$ t 3、“先想后问,对于真不明白的问题。先自己推测几个答案,然后再问师傅,问他你的想法对不对。这样既加深印象,师傅也会觉得你真用心了,他也会用心解答。”  a+ s5 M; q4 Q% X$ Z
4、有玩QQ的时间,加几个建筑技术的群,到建筑资源吧多交流。
6 q( \: {1 e) _& u+ ^7 d6 m: E ( W1 R* W) A0 N) J- w" N
二、如何摆弄仪器9 Y1 l; n3 [" z4 y
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仪器就两种:经纬仪和水准仪。  我习惯把他们称为镜子,这是北方老师傅们的习惯,从我师父那养成的习惯。以后我说镜子,基本就是仪器。至于是那种仪器,看情况自己理解吧。
( ]. V! X9 S4 Q- l, Q2 ? 至于其他的标线仪、测距仪、回弹仪,以后慢慢再说。
; k% t5 c# M& m& A2 r2 m: u: Z 水准仪转一圈是个平面。  经纬仪能看一条直线。
  Y  X4 v  R2 W% A5 V( U0 x 要是这你都不知道,我想你适合门卫和做饭,你逃课逃的太多了...
) I: _8 S9 r" T6 Z/ ^& K (一)、先说水准仪
1 w0 k6 @. H' G$ _5 R( x' J 现在的水准以自动安平的居多,老式对气泡的比较少见了。* `) D; C' v* E" B8 a. L, c. E
什么叫自动安平?就是说“把气泡整圈里去,就平了”。
$ o* M$ H) D' e0 P% p 怎么“把气泡整圈里去”呢?
' L  \6 a4 d- c: e, G; l/ I6 k 俩方法:1、拧螺丝。  2、挑腿高低,三条架子腿试一试,多试两次就熟练了。
# O1 O, P$ p1 z8 r& V2 o6 _ 拧螺丝快,但是最好气泡先进圈一部分再拧,别真把螺丝拧下来。
  E6 H  F: n8 Y1 z' f 使用完转站前记得吧螺丝归回正常位置,下次用方便。
2 X1 ]; ~! D! j8 L& `% N (二)、再说经纬仪的调平。
1 t8 L* y0 X9 }6 s 1、把经纬仪脑袋拧到架子上。  放到顶盘中间,以后方便左右挪。% n, x6 M4 k1 X# i9 y: b1 W! {, e- q
(这一步有没有不会的?不会就是弱智)! Q: }; k' f" `  [
2、三条腿踢开,把它支到地上,顶盘要是能平点就最好,只要不是斜的离谱也没多大关系。# Z+ s7 f0 m$ f- i; Y, B
(这步有没有不会的?不会也是弱智)! z! M$ T8 n. @
3、看看顶盘上的圆气泡,不在圈里就调架子腿。调到气泡进圈里为止。5 S7 G& F- }% I: N! b4 Z" H7 _
4、气泡进圈了,你看看有一个水平的圆柱管,那里面有一个大水平气泡。
1 a& Y' S3 y0 C2 v1 t& d: v. j    你先随便找俩螺丝为基准,把水平管和他俩搞平行了,没有绝对平行,你觉得好了就可以了。
: I& d( S: B' o, }    然后拧螺丝,让气泡居中。这样俩螺丝就一样高了。
$ L" h# U4 i! i; B2 Q 5、把镜头旋转90度,让水平管一段对准第三颗螺丝。# Q9 s% e- L, x! c: H8 z1 e
    拧第三颗螺丝,让气泡居中。
* p3 K) q; J3 ?2 w    这样三颗底脚螺丝就平了,镜头也就平了。$ g/ F, J* R( l2 V  K5 u
    重点:一定要先调架子腿,把圆气泡整到圈里去,然后再动底脚螺丝。调圆气泡一定不要用螺丝。
, ~5 j7 R" }+ h: o: p             架子腿长,螺丝短。以长校短,绝对保险;以短校长,越校越忙!
6 V! \+ j( s! l 三、经纬仪的使用。
% t: q% {& {- H/ }8 L# g   如果你还记得“你学过经纬仪这么个东西”,你就会知道:经纬仪是对准A点,瞄准B点,确定AB直线的仪器。8 A; n' ]1 j1 m2 h3 {! E9 Y: G7 Z2 G* j
   下面我就告诉你如何打一条直线。  t7 R8 f2 z: C( Q+ _6 |
   先确定AB两点,A点就随便在脚前面画一点吧,B点假设是远方的一个塔尖(画一点也行)。5 N" u5 e1 X! a$ }
   1、拧镜头。你已经会了。1 U6 ^7 U, `4 Q: H
   2、支到地上,你也会了。
* f+ L) N$ Y& T9 ~* w$ }     但是,注意一点。 这次要把镜头中心对准A点。4 _5 ]8 G, j0 ]6 S1 {/ S
      镜子底部有个小的潜望镜镜头,能看到地面,你把圈中心对准A点就好了。
9 N' X: ?; M, g  |4 W& ~ 【窍门】:你可以先把脚踩到A点上,悬空,别把点踩没了。这样你可以先找腿,再找脚,脚一挪就看到点了。
- G3 m% I/ w9 N8 B! h3 U" n/ c# g5 y   3、挑腿,让圆气泡进圈。【窍门】调腿的时候可以看着潜望镜。如果发现点出圈出的厉害,就换条腿调。
; X$ |$ u0 Q% {9 J. C) Q% I   4、调螺丝,让三个螺丝水平。/ y( b% X2 \; P; L
   5、再看看潜望镜,十有八九点动了,A点已经出圈了。
# j7 O( \" ]) |1 V      松开镜头底部的 大紧固螺丝,把镜头挪一挪,让A点再次对中。+ u& J6 Q3 I" Y- E& r1 g
    【注意】有可能你把螺丝挪到边,点也回不来。这说明你最初的镜头倾斜太大了。重新来一遍,熟能生巧。+ |9 {5 T( O! x; f4 g. b
   6、再次调螺丝,让三个螺丝一样平。5 }. y& J! ]: i' d
   7、再看潜望镜,A点应该已经对中了。如果还有偏差,重复第五、六步,正常应该不用这么多次。
, ?9 G; \' K6 H( ~: T& p4 M9 R+ x   8、把镜头瞄准B点,拧锁定把镜头左右固定,用微调左右调一下位置。
# L0 @( O7 _3 |) k, h      现在上下滑动镜头,你看到的十字点划过的就是AB直线了。
% C8 p$ S7 q2 B$ ^1 s$ Y   9、对电子经纬仪来说,你把镜头上下滑动360度,就是一圈后,会出现水平角度数。/ g: f5 ?# p& l+ S$ W
      你按键把度数归零,再旋转90度,看到的就是过A点,AB的一条垂线,以此类推。, e/ t& B: E' E# l/ d  @( L3 N. p
   
+ G" \/ K9 B5 W. i+ i      至于那些是左右锁定、上下锁定,那些是微调,你自己慢慢试试就好了。
) k$ L5 \4 l% | 仪器其实就像人生,扬长避短才能稳步向前。所以记住我的话吧,“以长校短,绝对保险;以短校长,越校越忙!”-! Z! l! u3 _! d( y: j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站长QQ:22646427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查规范网 ( 粤ICP备2024184902号-1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10-9 16:10 , Processed in 0.191822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