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灌浆料容易出现的问题解答!一、麻面
* v" w6 A+ k, [6 ]( L' s 现象:灌浆料局部表面现象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、麻点,形成粗糙面,但无钢筋外露现象。
9 C; B% s6 c$ S: R 产生的原因
& m; q; U5 Y8 \' `$ K4 q4 Y. C 1.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,拆模时灌浆料表面被破坏;- u" K& J! q2 J( r2 f, e' y* J& Y) K- T
2.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,构件表面灌浆料的水分被吸去,使灌浆料失水过多出现麻面;
$ t2 e7 d1 @7 r$ ~- J$ Y 3.模板拼缝不严,局部漏浆;
7 F# J& y" {4 [; x M 4.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,或局部漏刷或失效,灌浆料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;7 J* S% F) N; h# m7 h: f6 |8 t( s ]9 I
5.灌浆料振捣不实,气泡未排出,停在模板表面现象形成麻点。3 a" s' r) r7 Z5 G' @: {- W {
防治措施
8 }4 P e6 f) r+ C 1.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,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;浇灌灌浆料前,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;模板缝隙,应用油毡纸、腻子等堵严;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,涂刷均匀,不得漏刷;灌浆料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,至排除气泡为止;7 P3 q% q: E$ L% x; ?
2. 表面作粉刷的,可不处理,表面现象无粉刷,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,可用1:2或1:2.5水泥砂浆,将麻面抹平压光。
* r, w/ t3 r" Z6 U 二、表面不平整& k) X8 J, }) A; @4 f- r
现象:灌浆料表面凹凸不平,或板厚薄不一,表面不平。
9 W5 F( z, r& T 产生的原因/ U2 x$ j5 m0 z
1.灌浆料浇筑后,表面仅用铁锹拍子,未用抹子找平压光,造成表面粗糙不平;0 P0 L3 \8 R& ^& B
2.模板未支撑在坚硬土层上,或支承面不足,或支撑松动、泡水,致使新浇灌灌浆料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;
& z+ u6 S. F% ~2 h) o7 c" O( G 3.灌浆料未达到一定强度时,上人操作或运料,使表面现象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。
8 u- ^& m! t l+ ~$ s- \) [) i 防治措施; a/ H7 [" x) A7 T" M
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,浇筑灌浆料后,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势抹子找平、压光,终凝后浇水养护;模板应有足够强度、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,有足够的支撑面积,并防止浸水,以保证不发生下沉;在浇筑灌浆料时,加强检查,灌浆料强度达到1.2N/㎜2以上,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。
! {9 e/ }+ H& `- V* o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