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条件摘要
导线测量类型 规范
/ \6 w' q2 P& u1 g* K: @ | 精确度或 地籍图框架工作
Y( K& r. e% ` `/ G | 第一级 5 ]2 e) t8 b7 G2 ~
| 第二级
2 C/ q' E( D8 H D1 D | 第**
* m$ j' N6 C6 E) F6 P1 D' @3 l& g | 次要控制
3 v1 n( ^2 |: S* Q |
最大闭合误差 + c, R) M) W" a! w* Z
| 1/50,000
+ d1 q- f' v/ Y1 G1 K5 \ | 1/30,000
& q, r8 t& C7 z. e J5 s* Y | 1/20,000
0 r7 s# Q7 W4 C | 1/15,000 & [$ b+ f/ I1 T( k- F
| 1/5,000
7 y, c# z& I. i0 c$ Q+ C |
2、主要用途 ! j2 G1 p9 X5 ^& ]
| 在主要三角点 低洼地势或茂密的森林,主要三角点或不可测或成本太大
7 x4 M% T# `2 ^3 C | 第一级联测是从C.F导线或更高的三角点。 大城镇区域的框架 + a6 H% J& }. l: \" {
| 从第一级测点或第二级三角点联测。 小城镇区域的框架
& G9 Z* p( p& V: c) R$ C | 从更高导线或第**三角点联测,来控制地形和实物测量 : Y- a1 [* P) d* j4 m+ O
| 从更高导线和三角点联测,控制实物和具体测量
! c8 V$ `# B6 Z2 W$ L, ] |
3、方位角观测 (a)方位角测点数不应超过: (b)方位角闭合差测点数不应超过 (c) 观测数量和类型 (d) 理想的标准误差为不超过 (e) 限差范围 . H; ]+ k% ]0 k4 J+ g% u: u* o5 {
| 4-6个测点 或 不超过沿导线40km 2’’√N 至少16对可接受的星体 +0’’.60 2’’.0 $ r* X: q( Y, a3 v" y C h+ V2 Y
| 10个测点 或 相隔不超过 100km 3’’√N 至少8对东西两侧星体 +0’’.60 3’’.0
) F1 ~+ D) M! b2 \5 Y0 G | 25个测点 5’’√N 至少4对东西两侧星体 +2’’.0 5’’.0
0 K7 O8 g1 d" G6 @( i | 25个测点 10’’√N 至少3对东西两侧星体,或3个早晨和3个下午 +3’’.0 10’’.0 " X; R+ A# K6 N0 `
| 25个测点 10’’√N 至少3对东西两侧星体, 或3个早晨和3个下午 5’’.0 20.00 6 G2 j( F) G8 P7 @$ a& ~
|
纬度和经度 观测 * S. C1 g% ?8 F% d: s3 n$ c, O
| 适用于第一级三角点(应用拉普拉斯纠**) ' C7 C9 y4 J' M' X2 N
| 不适用
~7 i( X* |/ l4 O! j1 M | 不适用
- j5 w) h, s5 V U. y+ j | 不适用
' t* H5 L8 C6 V( H! S | 不适用
+ H1 ?5 {1 R9 Q# `9 k( v, k: N6 i) `! T |
距离测量精确度范围 ; J$ p+ K( Q/ D
| 1/75,000
9 K( M6 y% w, Y | 1/50,000
( k7 K" L( I" `1 R) _ | 1/30,000
! Q7 B* o- P) J& E/ }& a6 V | 1/15,000
+ C2 a. B- ]/ ]/ S, C& M# Y5 w( a | 1/7,500 2 L$ [% i6 _8 Q5 ~
|
使用仪器的 类型 (f) 距离 (g)天文和角位观测 * a: i2 E3 {8 l: R* \
| E.D.M设备 T4 或DK11,3A,T3, DKM-3
2 ?2 i4 @) \! l6 \ O8 t$ c q | 钢尺 或 E.D.M设备 C.F导线 7 ?" [/ I6 R, z5 K9 M8 ~ N) R$ |
| 钢尺 或 E.D.M设备 T2或等价物 6 D3 ^/ Z0 A( `/ G, K
| 钢尺或 E.D.M设备 T2或等价物 ) r) K8 ^ c0 e* {2 \7 P! N: G5 N b
| 钢尺 T1或等价物 3 }' c/ R& q( v; V
|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未完/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